10月30日上午,重庆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大会在沙坪坝校区召开。会议以“筑强国之基,育卓越之才”为主题,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部署,聚焦加快构建中国特色重大风格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着力培养造就更多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栗峥出席会议并致辞,重庆大学党委书记王树新作动员讲话,副校长卢义玉作主题报告,本科生院院长刘猛解读《重庆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1+N”行动计划》。在校校领导、党委常委、校长助理、国家级教学名师、学校教学督导代表、二级单位主要负责人以及师生代表等近600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党委常务副书记王时龙主持。

栗峥代表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重庆大学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为己任,将人才培养与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和重庆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深度融合,围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优先增设智能制造等专业,加快人工智能、储能等新型交叉学科专业布局,构建“专业教育,跨界实践”“知行交替,循环递进”“理工交叉,本研贯通”“学科交叉,项目驱动”四种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为加快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提供了重大经验。学校召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大会,系统谋划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这既是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部署的积极响应,更是新时代高校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实践,将为全市乃至全国高校提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典范。

卢义玉作主题报告。报告全面回顾、认真总结并系统梳理了过去的办学经验与成效,深度分析和研判了当前发展形势与面临的挑战。立足学校发展新阶段,围绕全面贯彻落实教育强国战略部署,着力破解人才培养中的体制机制障碍,系统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快构建中国特色重大风格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了实施路径与改革举措。
卢义玉指出,近年来学校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改革,实施“本科教育2029行动计划”,打造一流本科教育;实施“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打造卓越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能力和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迎来格局性变化,竞争日益激烈。学校必须直面挑战,抢抓机遇,聚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服务支撑教育强国建设。卢义玉从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巩固思政引领力;构建自主培养新体系,提升人才竞争力;营造核心要素新生态,强化育人协同力;打造教育质量新文化,提高质量保障力四个方面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做出了全面部署。

刘猛对《行动计划》进行了系统解读。《行动计划》聚焦构建中国特色重大风格的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实现“能力卓越、质量一流、理想高远”(Competence,Quality,Universal,CQU)的培养目标。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兼顾卓越、个性与普及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实施七大行动,培养六大领域、具有五大核心能力的四类人才。计划到2029年,重庆大学建校百年之际,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到2035年,教育强国建成之际,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全面形成。

王树新作大会动员讲话。他指出,这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大会,是学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决策部署,扎实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举措;更是重庆大学锚定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目标,迈向“百年新重大”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战略推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会吹响了推进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奋进号角,标志着我校人才培养工作进入以质量为核心、以改革为动力、以体系化推进为特征的新阶段。
王树新对加快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三点意见。一是提高政治站位,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时代方位;二是凝聚思想共识,明确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三是汇聚全校之力,以务实举措开创人才培养新局面。他强调,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重庆大学肩负着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必须增强“国家队”意识,勇担“国家队”使命,发挥“国家队”作用,坚定不移把立德树人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校要以本次大会为契机,紧紧围绕人才培养关键环节,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更加有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更加有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更加有力支撑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全力应答好“教育强国,重大何为”的时代之问,奋力谱写“百年新重大”壮丽篇章,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新的“重大力量”!

10月30日下午,围绕大会主题报告和《行动计划》,人文学部、社会科学学部、理学部、工程学部、建筑学部、信息学部开展了分组讨论。参会人员踊跃发言,各抒己见,为推进中国特色重大风格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建言献策,提出宝贵意见。部分二级单位负责人、学生代表参与分组讨论。


总结汇报阶段,各学部代表作小组讨论汇报,将《行动计划》与本学部的实际相结合,从更新拔尖人才培养理念、加强培养体系顶层设计、完善选拔方式、创新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协同育人机制、深化产教融合与科教融汇、推进数字化、健全质量监测与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来源:本科生院
作者:董凌燕
摄影:覃显甦 吴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