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第28届中国计算机系统研讨会在重庆大学举办

2025.05.25 浏览量:

5月24日至25日,第28届中国计算机系统研讨会(ChinaSys’25 春季)在重庆大学虎溪校区举办。会议由ACM SIGOPS ChinaSys主办,重庆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与嘉陵江实验室联合承办,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和蚂蚁技术研究院提供赞助支持。重庆大学刘铎教授与华中科技大学刘海坤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南京大学蒋炎岩副教授与华为李鹏飞博士担任程序委员会主席,重庆大学李秀华教授和重庆大学曾骏副教授担任组织委员会主席,重庆大学高旻教授和重庆大学钟刊副教授担任本地主席。本届会议吸引了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华为、阿里云、蚂蚁、微软等企业的近400名专家学者、工程师和青年学生现场参会,线上观众超过1000人次,创下历届参会人数新高。

图1.jpg

本届会议以“AI时代下计算机系统的底层创新与攻坚路径”为主题,聚焦大模型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云、边、端等异构计算环境对算力调度、系统资源管理、数据一致性、容错机制等提出的新挑战,探讨面向未来的系统创新路径。

会议邀请多位来自海内外学界与产业界的专家作主旨报告。香港中文大学邵子立教授围绕“轻量与巨构”探讨了内存与存储系统优化的新思路;北京大学熊英飞副教授从编程语言视角解析其在系统安全中的基础性作用;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王佳玮博士分享了异构多核平台上的通信系统设计与实践;香港大学崔鹤鸣教授介绍了面向大模型训练的三维并行系统Fold3D的最新研究成果。会议期间,来自不同机构的与会人员还就开源内核、Rust并发模型验证、大模型推理架构、CPU/GPU协同等热点话题展开了交流与讨论。 

微信图片_20250527085015_副本.jpg

香港中文大学邵子立教授

微信图片_20250527085009_副本.jpg

北京大学熊英飞副教授

微信图片_20250527085001_副本.jpg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王佳玮博士

微信图片_20250527084934_副本.jpg

香港大学崔鹤鸣教授

会议特别设立了“Mini Panel”环节,推动学界与产业界在前沿课题上的对话与合作。与会专家表示,随着人工智能尤其是大模型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系统已成为影响智能技术落地效果的关键基础。与算法创新相比,系统研究门槛高、周期长、成果产出慢,需面对复杂底层架构与非功能性需求等挑战,但其基础性、战略性地位日益凸显。一位与会专家指出:“算法越强,对系统的要求就越高。系统研究者只有在计算、存储和通信等关键基础上持续深耕,甘当‘AI土建工程师’,不怕苦、不怕慢,才能托举起智能时代的应用高楼。”

微信图片_20250527084942_副本.jpg

会议“Mini Panel”环节

据悉,ChinaSys创办于2011年,是我国计算机系统研究领域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聚焦操作系统、分布式系统、云计算、人工智能系统等关键底层技术,致力于推动前沿探索与产学研融合,为国内系统技术研究搭建高水平、开放性的交流平台。

近年来,重庆加快推进以数字化、智能化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积极布局数智科技等新兴领域。本次会议落地重庆,依托重庆大学、嘉陵江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强化了系统研究与西部数字产业的深度融合,也为区域科研生态注入了新的活力。参会代表普遍认为,ChinaSys在推动青年人才成长、促进系统研究成果交流、强化学术界与产业界协同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未来,ChinaSys将继续服务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凝聚计算机系统研究领域的人才资源,助力筑牢数字时代的核心技术底座。

来源:大数据与软件学院

作者:秦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