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第十三届CALYPSO研讨会在重庆召开

2025.10.20 浏览量:

2025年10月18日至20日,第十三届CALYPSO研讨会在重庆召开,31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届研讨会。重庆大学副校长李剑出席开幕式并致欢迎辞,物理学院副院长王锐主持开幕式。

李剑代表全校师生热烈欢迎与会嘉宾,并介绍了学校及其物理学科的发展成果。他提到,重庆大学创办于1929年,物理学科所在的理学院是学校最早设立的学院之一,近年来发展迅速,先后建立国家基金委“西南理论物理中心”“量子材料与器件研究中心”等高水平平台,学科支撑能力不断增强。他预祝本次会议圆满成功。

1.jpg

重庆大学副校长李剑致欢迎辞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校长、CALYPSO创始人马琰铭致开幕辞,他介绍了CALYPSO的发展历程。马琰铭在致辞中着重强调了自主研发软件的重要性。他指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能够打破外部技术的依赖,将关键算法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确保核心技术不受制于人,这一理念对于推动科研领域的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关键意义。马琰铭向长期以来支持CALYPSO发展的各位专家学者致以诚挚谢意,并希望此次会议能为计算领域工作者提供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让CALYPSO为解决更多科学问题贡献力量。

2.jpg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校长、CALYPSO创始人马琰铭致开幕辞

开幕式特设颁奖环节,由吉林大学李全教授主持。开发团队向使用CALYPSO发表第2100和2200篇学术论文的用户颁发了奖励,以感谢他们在CALYPSO方法和软件推广和应用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同时,颁发了由CALYPSO和Elsevier联合设立的CALYPSO — Elsevier Rising Star Award,该奖项授予世界范围内使用CALYPSO在Elsevier期刊上发表优质论文的优秀青年学者,每年颁发一次,每次授予两名学术新锐。

会议历时3天,以“CALYPSO结构预测及其应用”为主题,紧密围绕理论构建、方法发展和计算模拟等领域,邀请了来自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苏州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单位的20位国内外材料计算相关领域学者做报告。CALYPSO主创人员还针对CALYPSO结构搜索与设计方法的原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上机实习包含利用CALYPSO开展三维晶体、表面重构、零维团簇等结构设计、过渡态搜索、功能导向的材料逆向设计(例如超硬材料等)、变组分搜索、机器学习势加速CALYPSO结构预测以及ATLAS和ARES软件的使用等。此次会议不仅为CALYPSO软件用户提供了学习与交流的平台,也向参会专家学者示范了如何开展材料结构搜索与设计的前沿研究。

3.jpg

会议合影

本次会议由吉林大学高压与超硬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物质模拟方法与软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吉林大学物理学院主办,重庆大学物理学院、西南理论物理中心、量子材料与器件研究中心和重庆物理学会承办。


CALYPSO简介:

CALYPSO是由吉林大学马琰铭团队自主研发的晶体结构预测方法与软件,仅依据化学组分和外界条件即可智能预测多种凝聚态结构。自2010年发布以来,已在79个国家广泛应用,支撑发表SCI论文2200余篇,数量居国际同类软件首位。该软件成功指导实验设计出多种高温超导材料,两次刷新超导温度纪录,获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并被载入多部国际专著与《物理学大词典》,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

来源:物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