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7日至29日,由重庆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和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联合主办,重庆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承办的“喜马拉雅药用芳香植物可持续利用管理国际研讨会”在重庆大学举行,来自不丹、巴西、丹麦、德国、印度、尼泊尔、南非、英国、新加坡和中国共10个国家,2个联合国机构的5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山城重庆,共同交流研讨喜马拉雅药用芳香植物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策略。
8月27日上午,会议开幕式在重庆大学科苑戴斯酒店召开,重庆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副院长杨永川主持开幕式。重庆大学副校长刘贵文代表学校,向各位嘉宾致以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他指出,作为国家布局在长江中上游的战略科技力量,重庆大学积极承担建设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历史重任。本次研讨会聚焦喜马拉雅地区药用芳香植物资源评估、采收管理等核心议题,汇聚国际专家共议科学管理与区域协作机制,不仅是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积极回应,更是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行动。他对国家林草局和国家濒科委等长期以来对我校科研团队在青藏高原开展以甘松和红景天为代表的药用芳香植物保护工作的支持表达了诚挚的谢意。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副司长万自明代表中国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对本次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他指出,喜马拉雅地区药用芳香植物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事关生态安全与文化传承,应立足生态文明建设全局,统筹保护与发展,进一步凝聚国际共识、深化科技合作、强化履约协同。他期待与会专家们分享真知灼见,为CoP20及后续进程提供坚实支撑,让会议的智慧结晶成为引领全球履约实践的新标杆。
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办公室代理主任平晓鸽、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中国办公室主任徐玲、重庆市林业局副局长汪树祥代表各自部门和机构先后致辞。
会议持续三天,围绕10个主题进行了27场主旨报告,成立了大花红景天、红景天、甘松、圣地红景天和胡黄连小组,完成了6场圆桌讨论。参会者们共同追踪了CITES CoP20MAPs相关附录修订提案和政策性提案的概况和会议预期,CITES NDF指南在多年生植物上的应用,以及CITES在生计议题上的进展;了解了中国、欧盟、尼泊尔和印度政府的濒危植物保护管理法律政策框架,南非、新加坡和巴西的CITES所列动植物种的保护管理经验,以及邱园药用植物名称服务;探讨了全球层面可持续利用案例系统评估以及为分析药用芳香植物可持续采集与贸易因素所设计的框架。
会议形成了“喜马拉雅地区CITES附录所列MAPs可持续利用与管理国际研讨会”总结与建议文件。本次研讨会正值CITES CoP20大会筹备的关键时期,参会的专家凝聚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共识与成果,为CoP20及后续进程提供了坚实支撑。
来源:环境与生态学院
作者:胡四维 杨永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