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重庆大学“文艺轻骑兵”赴康县开展暑期“大思政课”社会实践

2025.09.05 浏览量:

2025年暑期,重庆大学“文艺轻骑兵”社会实践团应甘肃省陇南市康县人民政府邀请,从学校12个学院中遴选17名师生奔赴康县,开展暑期“大思政课”社会实践。团队以文化振兴为支点,助力乡村建设,为美丽中国注入青春动能。

图1.jpg

深扎乡土 农脉非遗续薪火

康县作为天麻、茶叶、花椒主产区,承载着独特的农耕文明。实践团深入田间,向农人学习作物种植技艺,见证科技赋能下农产品提质增产的变革。“书本知识在田埂间焕发生命力”,一名实践团成员感慨。在太石乡雍坝村,非遗铸铧技艺传承人雍殿武的坚守令成员动容。从泥土到铧具,每道工序凝聚匠心,“这不仅是一门手艺,更是一种文化的延续。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宣传,让更多人了解并关注这一非遗技艺。”实践团成员说道。

图2.jpg

图3.jpg

溯源古道 墙绘千年醒文魂

面对现代化进程中渐逝的农耕记忆,如何唤醒沉睡历史?“文艺轻骑兵”执起画笔,踏访茶马古道遗迹,巧妙融入天麻、花椒、茶叶等本地特色农产图景,加入羊皮鼓扇舞、唱书等康县独特的民俗风情,94平方米墙绘跃然村墙。墙绘不仅美化了环境,更化身村民和同学们的“文化课堂”,无声讲述康县故事,唤醒乡土文化自信与认同。“我们期望通过直观墙绘,唤起年轻一代对传统的关注,激发对乡村的热爱与传承自觉。”实践团成员道出心声。

图4(封面图).jpg

图5.jpg

星火教育 巴渝文化润乡村

在山根小学,实践团开设27课时“传统文化+”课程:川剧变脸点燃好奇,汉唐舞步传递韵律,生态实验启迪科学思维。互动环节,孩子们围学川剧身段,笑声回荡操场。结业展演中,变脸喷火绝技震撼全场,台上台下热烈互动,巴渝艺术的种子悄然播撒陇南山乡。这不仅丰富了村民精神生活,助推了康县文化振兴,更坚定了团队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决心。

图6.jpg

图7.jpg

此次重庆大学“文艺轻骑兵”实践团深入乡村,在非遗文化、川渝文化以及当地特色农业文化的探索与传播中成果丰硕。活动显著提升了乡村文化氛围,有力助推了当地文化振兴,过程获学习强国、华龙网、沙坪坝区融媒体、康县发布等媒体报道。成员们在这片广阔天地中深化了对乡村文化内涵与价值的理解,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以实际行动响应了习近平总书记“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的号召。

图8.jpg

图9.jpg

作为学校重点打造项目,该实践团已连续多年在云南、贵州、江西、湖南、西藏及重庆周边地区开展志愿服务,累计完成墙绘约400平方米。团队曾获“挑战杯”“大艺展”等国家级奖项,始终致力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进乡村、下基层等“大思政课”形式服务群众,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来源:校团委

作者:平冰卉 张钰杰 夏汝立